新能源重卡主要有哪些运营场景?
新能源重卡主要有哪些运营场景?这些运输领域主要是应用哪些车型呢?
新能源重卡自2021年销量突破万辆大关,近几年销量节节攀升,在2024年销量达到82723辆,在2025年1—4月,销量达到46428辆,同比增长196.04%。据绿色重卡初步统计,截至2025年4月底,新能源重卡保有量已经超20万辆。
20余万辆新能源重卡分布在全国不同区域,其运营的场景有哪些呢?在这些场景中,哪些车型最受欢迎呢?
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,新能源重卡在短倒运输领域表现出色。据绿色重卡调研,市场上绝大部分新能源重卡是应用在短倒运输领域,极少部分车辆在固定的中长途(单边运输距离超300公里)运输线路运营。
短倒运输领域细分的场景也比较多,绝大多数场景的单边运输距离不超过300公里,主要有:城市环卫、城市渣土运输、砂石骨料运输、商砼运输、港口内短倒运输、企业内短倒运输、矿山运输、支线短倒运输、山地短倒运输等。
在中长途运输领域,其单边运输距离超300公里,细分场景主要有:快递快运、大宗货物运输、城际运输、长途干线运输等。
不同场景如何适配车型
受电池技术的限制,新能源重卡(主要为电动重卡)主要集中在短倒运输领域,这些运输领域主要是应用哪些车型呢?
在城市环卫场景主要是环卫车型,本文在此不多陈述。
城市渣土运输场景,其单边运输距离集中30-50公里,日均行驶里程200-300公里,路线固定,多为建设工地、园区至城郊的往返运输,对车辆的载重与爬坡动力性能要求较高,主要应用新能源重卡自卸车,按照载重与行驶里程,可配载423-600kWh的电动自卸车。
砂石骨料运输场景,其单边运输距离集中在100公里之内,日均行驶里程200-300公里,路线固定,多为建设工地、原料区、园区至城郊的往返运输,对车辆的载重与爬坡动力性能要求较高,主要为新能源自卸车,部分场景可应用电动牵引车。可配载400-600kWh的电动重卡。
商砼运输场景,其单边运输距离集中在50公里之内,日均行驶里程200-300公里,路线固定,多为建设工地与搅拌站之间往返运输,主要为新能源搅拌车,可配载282-423kWh的电动搅拌车。
港口内短倒运输、企业内短倒运输场景,其单边距离多为30公里之内,由于其作业时间较长(部分可为24小时不间断作业),属于高频运营场景,对车辆的可靠性要求高。车辆日均行驶里程200-300公里,路线固定,大部分车辆为电动牵引车,也有少部分是电动自卸车。可配载282kWh的电动重卡,减少因动力电池过重而减少载货量,可采用换电模式运营。
矿山运输场景中,对车辆的动力性能要求较高,需要配载大功率电机。由于有长距离重载下坡运输,可有效回收动能。在此场景中,大部分应用电动牵引车运输,运输距离不一,需要精准测算运输距离与能耗,建议配载400-600kWh的电动重卡。
支线短倒运输场景中,属于点对点的固定运输场景,大部分是应用电动牵引车运输,运输距离不一,需要精准测算运输距离与能耗,建议配载400-600kWh的电动重卡。
山地短倒运输场景,属于特殊运输场景,主要在西南山地场景中运输,由于山路弯急坡陡,对车辆的动力性能要求较高,需要配载大功率电机,并对车辆的整体适应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。用户在选车时,一定要考虑整车的山地适应性。此场景大部分是应用电动牵引车运输,运输距离不一,需要精准测算运输距离与能耗,可配载400-600kWh的电动重卡。
在中长途运输场景,对车辆的能耗、载重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,特别是在车辆的稳定可靠性,动力电池容量、快速补能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。
在快递快运场景中,单边运输距离超300公里,属于点对点的固定运输场景,主要是应用电动牵引车运输,可适配4×2牵引车或者6×4牵引车,根据运输距离,精准适配车辆的搭载电量。可配载超400kWh的电动重卡。
大宗货物运输场景中,单边运输距离不一,超300公里的运距时,对路线的补能需求较高,主要是应用电动牵引车运输,可适配6×4牵引车,建议配载超400kWh的低电耗电动重卡。
城际运输,属于点对点的固定运输场景,单边距离不一,超300公里的运距时,对路线的补能需求较高,主要是应用电动牵引车运输,可适配6×4牵引车,建议配载400-800kWh的低电耗电动重卡。在此场景中,也有少量的电动载货车运输,可配载282kWh以上的电动载货车。
长途干线运输,需要车辆的动力性能稳定,能耗低,对路线的补能需求较高,主要是应用电动牵引车运输,可适配6×4牵引车,建议配载超500kWh的低电耗电动重卡。
还有更多的细分运输场景,小编正在调研中,将持续输出内容,为新能源重卡用户提供用车参考。